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慈善热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慈善公益领域的“功课指南”

2024-03-11 559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民之所向,政之所往。

每年的全国两会都被誉为中国政治的“风向标”、经济的“晴雨表”、民生的“温度计”,其受关注程度之高,所承载容量之大都使3月北京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民生期盼的“热地”。

3月5日,李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从就业、医疗、教育、文化、一老一小等诸多方面总结了过往一年的成就,提出了新一年的目标与举措,为民生事业发展铺展了崭新蓝图、释放了施政暖意。

而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慈善公益事业如何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民生清单”中找到自己的题目,写出自己的答案,也将成为慈善公益领域一份新的“年度功课”。

就业优先 导向不变

就业乃民生之基。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今年就业优先的导向更加凸显。其中,城镇就业预期目标为1200万人以上,对比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200万人左右”,“以上”两字力道千钧,体现了抓好民生就业任务的决心与信心。

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面对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的现实,提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此外,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问题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的保障原则。

看病就医 保障加强

医疗乃民生之需。看病难不难、贵不贵、好不好始终是人民群众长期关注的切身问题。

围绕2024年医疗领域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医保政策,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等。这样的部署充分体现了国家促进全民健康、增强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初衷和目的。

落实到具体方面,进一步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等,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民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报销难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拿出了具体方案。

立德树人 富强之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把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联系,更加突出地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系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就职业教育话题带来了诸如“改善职校生就业边缘化状态”“完善技能人才成长机制”“使中职毕业生具有多样的教育选择和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加快设立‘中国工匠日’”等切中现实的议案提案建议,凸显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热度。

“一老一小” 关乎幸福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解决好“一老一小”的关切,是一件关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三孩生育政策实施的大事,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

聚焦“一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据统计,现在全国有1.7亿多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将最低标准提高20元,增长了19.4%,是近年来上调幅度较大的一次。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等一系列部署,将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迈出坚实一步。

聚焦“一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各项举措的指向就是要让更多人愿意生、养得起、教得好。

文化生活 更加精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了“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等具体举措。

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近年来,我国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不断释放,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形式带给群众真切的获得感和愉悦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创新,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之美、文化之美、民族之美。(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