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慈善人物慈善企业家

左邦明:以中医仁术践行慈善公益

2025-04-07 621

在庐山——中国杏林文化的发祥地,庐山市有一家邦明中医康复馆。其馆主左邦明,这位80后青年传承祖传医技,并四处拜师学习,在针灸、推拿、正骨以及疑难杂症治疗等领域表现出色,以仁心仁术诠释着“杏林春暖”的内涵,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足迹。

左邦明医生(右)

医术精湛,婉拒厚谢

前不久,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麻元村的朱理均早早来到庐山市邦明中医康复馆。几年前,朱理均因颈椎病压迫神经,右臂活动受限,四处求医花费40多万元,病情却愈发严重,专家建议手术治疗。正在犹豫之际,他遇到在浙江求学的左邦明。经过左邦明一个月的精心中医手法治疗,朱理均康复如初。为表感激,朱理均曾送上5万元,被左邦明婉言谢绝。此次前来,朱理均又带了礼物,再次被左邦明拒绝,这让朱理均感慨不已。

清平俭学,医术精进

1981年11月,左邦明出生于贫困家庭。自幼跟随从事中医的外公,他目睹贫困患者因小病拖成大病的痛苦,心中早早立下“悬壶济世”的志向。懂事起,父母送他到当地伤科诊所,师从名医汤道传学习。此后,左邦明在伤科治疗领域初露锋芒。但他深知,扎实的理论功底对行医至关重要。  

2013年,左邦明勤工俭学前往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进修。进修期间,他虚心向名医专家请教,钻研古典医学名著,医术取得长足进步。学成开办诊所后,他以“清平俭学”为座右铭,凭借合理收费和精湛医术在当地小有名气。浙江温州金鹿区的徐智敏中风后行动不便,慕名前来求诊。左邦明采用针灸、传统推拿理筋手法及中药药敷疗法,一周就让徐智敏恢复行动能力。徐智敏欲以巨额钱物感谢,同样被左邦明婉拒。

进修期满,面对一些医疗机构开出的优厚待遇,包括解决子女入学等条件,左邦明不为所动,毅然决定回归初心,践行“扶贫济困”的志向。

扶贫济困,大爱无声

回到家乡江西庐山市后,左邦明积极投身公益医疗救助。蔬菜村的郭凤姣年过半百,因髌骨创伤引发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卧床,准备手术治疗,而手术费高达10万元。家庭经济拮据的她和家人为此发愁。左邦明从母亲处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义诊,通过自配名贵中药液外擦与正骨疗法,成功治愈郭凤姣。康复后的郭凤姣逢人便称赞左邦明是“菩萨心肠,菩萨再世”。

年过八旬的黄大爷,曾是搬运工人,因长期苦力劳动患有腰痛顽疾。老伴中风后,他在床前照料时不慎腰椎间盘滑脱,卧床不起。因给老伴治病举债,家庭经济困难。左邦明得知后,为黄大爷实施正骨穴位针灸,配以自配中药内服外敷的公益性治疗。经过3个多月精心治疗,黄大爷得以康复。左邦明家庭并不宽裕,父亲早逝,上有老母,下有三个读书的孩子,但他始终秉持医者仁心,多次参加义诊和公益性诊疗,免收、少收患者诊疗费的事例不计其数。

有求必应,风雨无阻

左邦明行医以有求必应著称,被患者誉为“及时雨”。一个雨雪交加的凌晨,他接到庐山市华林镇共同村张大炮的求助电话。张大炮腰疾突发,疼痛难忍,自行处理后疼痛反而加剧。左邦明立即起床打车前往,经过40多分钟寻找,终于找到患者并迅速展开治疗,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新池乡横岭村的左大佬清晨腰疾复发,家人驱车到诊所求医。正在准备早餐的左邦明见状,立刻随其前往。到达后,他马上对蜷缩在床的左大佬进行治疗。左邦明常说:“患者痛在身上,我疼在心上,及时治疗是我的责任,刻不容缓;义诊与公益性诊疗,是我人生一大块事!”

左邦明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默默奉献,为众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健康,其事迹彰显了新时代医者的高尚情怀。(王炳强)

(本文章属原创作品,如需引用、转载授权,请联系csgyz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