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慈善人物慈善领路人

廖善健:心怀大爱的虬城慈善事业领航人

2021-11-10 1848

2014年9月,在三明市沙县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沙县慈善总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沙县慈善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年之后,按照工作安排,沙县县政府党组成员廖善健开始分管全县的慈善工作。为做好慈善工作,他深入调研,率先垂范,时常走访贫困群众、慰问留守儿童、关怀残障老人……他把大爱情怀注入日常慈善工作中,将慈善阳光遍撒山村郊野。


构建沙县慈善工作新格局


分管慈善工作后,廖善健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慈善普惠理念,在政策支持、慈善宣传、慈善活动、筹措善款、工作规划等方面蓄能发力,全力推动沙县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沙县已经形成“区慈善总会做表率,30多个社会慈善组织、数千名慈善志愿者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人人慈善”蔚然成风。


三明市沙县区政府党组成员廖善健

三明市沙县区政府党组成员廖善健


廖善健认为,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全区有关部门要当好党和政府推动慈善惠民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多次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拓展善款募集渠道,同时做好项目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急难险重时刻勇担重责,及时伸出援手。截至目前,沙县区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精准用于助老、助残、助学、助医等关爱救助项目,惠及困难群众数千人。


“沙县区委、区政府在政策层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区委书记、区长、各级党政领导到政府职能部门,都给予慈善工作大力支持。”廖善健欣慰地说。


为切实推动沙县慈善事业发展,廖善健的工作做得很细、很扎实。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组织区民政局、慈善总会、高校、新闻媒体等单位开展调研工作,着手编制具有沙县特色的慈善工作方案。同时,要求每次慈善活动都要“师出有名”,也要“行之有效”,让慈善活动成为一扇爱的窗口,进而激活慈善联动系统,锐意打造一个科学高效、温暖有爱的慈善工作乐园。


此外,廖善健还十分重视慈善文化宣传,鼓励社会慈善组织通过派发公益慈善文化手册、媒体报道等多种方式,普及慈善法律法规,弘扬公益慈善理念。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人人互助、精神共荣”的慈善文化在虬城深深扎下根来,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


当前,我国已进入“推动共同富裕”的新的发展阶段,慈善事业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此,廖善健认为,慈善事业不仅利于百姓民生,也是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慈善事业走过了探索期和稳定发展期,即将步入与社会经济高度融合、快速发展的轨道。值此新时代、新机遇,慈善文化应该是用心打造的社会文化。沙县将立足这一根本,着力形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响应”机制,主动作为,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弱势群体。


接下来,沙县将进一步学习兄弟城市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大在政策、人才、物资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为基层慈善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廖善健同时希望在老一辈的影响下,将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一辈投入慈善事业,在传承与创新中,为慈善事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让沙县慈善事业永葆青春活力。


打造特色慈善项目


廖善健认为,要做好慈善工作,需要科学规范的引导以及体系化的管理。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沙县形成了以项目为抓手,结合前期调研、专业指导、科学评估、后期跟踪的慈善工作标准化流程体系,并培育了“慈善厨房”“乐龄学堂”两个颇具影响力的特色“扶老”项目。


2019年3月,沙县慈善总会联合春满人间志愿服务队,发起成立了“慈善厨房”。“慈善厨房”秉承“济困扶危,传温送爱”宗旨,立足沙县城区,辐射城郊结合处,为特困、孤寡、失独、空巢、残疾、高龄6类困难老人全年免费提供午、晚两餐。廖善健表示,“‘慈善厨房’项目已经实施2年了,希望日后发挥更大的作用,营造更加和谐的慈善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为进一步提升乡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居家健康养老服务水平,近年来,沙县探索学养结合新模式,积极推广乡村“乐龄学堂”项目。乐龄学堂秉持“教、学、乐、为”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老人”,采取适合乡村老人“共学、共餐、共伴”的新形式,每周常态开展一次教学活动,切实做到让乡村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廖善健亲切慰问老人

廖善健亲切慰问老人


廖善健始终认为,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光有吃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精神慰藉。乐龄学堂的创办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沙县小吃“走出去”之后带来的空巢老人问题,一方面也密切了干群联系、促进了乡村振兴。乐龄学堂为乡村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互助互爱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乡村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廖善健看来,慈善事业就是水滴石穿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才能最终构筑起全区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幸福生活的美好乐园。“‘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古训,让我们对慈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常常对这些从事慈善工作的同志说,不要小看你们做的事,哪怕是一个微笑、一句鼓励,其实都是对慈善文化最好的传播。”廖善健如是说。(徐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