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罗源县慈善总会与罗源滨海学校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校园慈善品牌,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活动形式,走出了一条特色慈善育人之路。

2018年10月,在罗源县慈善总会的指导下,滨海学校设立慈善爱心基金。六年来,该基金累计募集善款40余万元,通过县慈善总会专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阳光运作,已为200余名困难师生发放资助金30余万元,实现了慈善帮扶的规范化、常态化。

“我们不仅要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更要培养全体师生的慈善意识。”滨海学校校长黄招良介绍。学校将慈善教育融入日常,定期开展“慈善爱心”乐购会、跳蚤市场等义卖活动。2021年组织的“心系山区,衣暖人间”衣物捐赠、2023年为甘肃地震灾区捐款等公益活动,都得到师生积极响应。
罗源县慈善总会负责人表示:“校会合作模式既保证了慈善资金的规范管理,又放大了公益效应。”每学期末,学校领导都会带队前往困难学生家庭慰问,不仅送上慰问金和物资,更注重了解实际需求,实现精准帮扶。

这种“慈善+教育”的创新实践成效显著。受助学生得以安心投入学习,部分学生成绩实现显著进步。同时,校园公益志愿者人数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师生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
该模式赢得了社会各界以及当地教育部门的一致赞誉。慈善爱心基金的高效运作和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充分彰显了学校的社会担当,有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踊跃加入慈善行列,为慈善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文/高雨霏,图/福建省罗源县慈善总会)
(本文章属原创作品,如需引用、转载授权,请联系csgyz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