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薄雾缭绕。4月18日清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你的样子”义工队志愿者们便启程奔赴西城镇麻洋村,开展同心敬老乡村行第48站主题活动。镜头定格笑颜、义诊守护健康、义剪焕发新颜……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在现场忙碌穿梭,为古稀老人送去暖心关怀。
“你的样子”同心敬老乡村行,是尤溪县慈善总会联合厦门同心慈善会推出的公益项目。“不仅是用镜头定格乡村老人的最美‘夕阳红’,更是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最美模样。”尤溪县慈善总会会长纪优梓道出项目深意。
三级联动汇聚爱心力量
在尤溪县慈善总会办公室里,相框、打印机、指示牌、慰问品等物资摆放得满满当当。作为活动负责人,59岁的陈扬霖对这些物资如数家珍。活动前后,他和志愿者们搬运物资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我主要负责活动统筹,筹备虽然辛苦,但为公益出力义不容辞。”陈扬霖受“仁义为先”家风熏陶,在县城经营文具店的他,对公益事业满怀热忱。

义诊活动现场
该项目以“你我同心走进乡村老人的世界”为主题,聚焦为70周岁以上乡村老人拍摄生活照片,同时开展义剪义诊、游戏互动、入户关怀等多元化服务,弘扬敬老爱老风尚。项目创新采用“党建引领 + 慈善服务”模式,构建“社工 + 义工 + N”队伍结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解决乡村老人孤独、生活照料不足和情感缺失等问题。
“我们会提前与镇村干部对接,详细摸排老人信息,编写活动推文。”活动执行人、沈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陈丽华介绍,每次活动都有10多名志愿者积极参与,车辆均由志愿者无偿提供。大家清晨从城区出发,抵达村里便迅速布置场地、引导老人参与活动。
“项目得到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文明办、县民政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模式,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纪优梓说。数据显示,自2023年3月24日在中仙镇吉安村启动首场活动以来,义工队已走进49个村庄,398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惠及老人4760名。
志愿力量踊跃响应
“尤溪爱心人士参与公益的热情超乎想象,志愿力量一呼百应,彰显出浓厚的崇德向善氛围。”纪优梓感慨道。去年,尤溪县举办6期阳光志愿者骨干培训班,为敬老活动开展筑牢人才根基。
个人照片拍摄是活动的重要环节。在麻洋村,志愿者得知詹新煜、黄爱玉夫妇从未拍摄过合照,便特意为他们拍摄。手捧装裱好的红底照片,75岁的詹新煜笑容满面:“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拍‘结婚照’。”

志愿者为老人拍摄照片
“在农村,很多老人一生都没拍过正式照片,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尤溪县摄影家协会会员陈元奇不仅参与此次活动,还投身“百岁芳华•世纪之恋”项目,用镜头记录百岁老人生活与“白金婚”老人爱情故事。他说:“入户拍摄时,许多夫妻相濡以沫的故事令人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人。”
从事财务工作的胡永梅已连续参加10余场敬老活动,负责照片修图、打印和装框。最多的一次,她要打印130多张照片。看着老人们幸福的笑容,胡永梅说:“乡村发展好了,老人生活幸福,笑容才这么灿烂。能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温暖的事,我也觉得很幸福。”

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义剪服务
在县城经营理发店的林解,去年8月接到义工队求助后,毫不犹豫加入。首场活动为80位老人理发,他顶着酷暑忙得汗流浃背。“后来有郑盛壮师傅加入,我们配合更默契了。能帮到老人,我很开心,以后有时间还会继续参加。”
公益路上,不乏“夫妻档”身影。陈利灯曾任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受志愿者感染,他和妻子已参与13期敬老活动。“服务他人,快乐自己,付出越多,收获越多。”如今担任尤溪县家长教育总校执行校长的他,希望以实际行动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00后”应届毕业生肖姗姗,曾在公益暑托班为困境儿童授课,成为社工后也积极投身敬老活动。“村里爷爷奶奶对我们很热情,他们渴望关爱,我会继续参加活动,给他们带去更多温暖。”肖姗姗说。
延伸服务情暖老人心
活动中,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志愿者们携带米、面、油等慰问品上门服务,陪老人拉家常,了解生活需求。“谢谢你们来看我,党和政府对老人真好!”“现在社会真疼老人!”老人们用方言表达着感激之情。

尤溪县慈善总会会长纪优梓(中)同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包水饺
义工队还拓展长者助餐等服务。在西滨镇双洋村,余晓月带领志愿者在长者食堂洗菜、切菜、包饺子,热闹氛围感染下,老人们也纷纷加入。
乡村志愿服务队建设成效显著。在汤川乡,拥有500多名成员的民间爱心公益群,已成为敬老活动的重要执行力量,并面向全县开展服务。“入户为瘫痪孤寡老人换洗衣物、修剪指甲,帮老人义卖滞销地瓜,暖心故事数不胜数。”活动执行人、公益群管理人员林家宝介绍,该群由各村爱心人士于2016年12月自发组建,成员自愿捐款,通过走访慰问,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群体送去温暖。
“慈善,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陈扬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乡村志愿服务队涌现,实现敬老活动全县村庄全覆盖。
“敬老项目旨在构建长效陪伴机制,打造可复制的乡村敬老模式,让每位老人安享幸福晚年。我们正筹建敬老德育馆,用影像唤起社会关注,弘扬慈善文化,营造孝老爱亲浓厚氛围。”纪优梓表示,未来将持续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文/高雨霏 王琨,图/三明市尤溪县慈善总会)
(本文章属原创作品,如需引用、转载授权,请联系csgyz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