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德市蕉城区慈善总会组织32支志愿者队伍,奔赴全区120余个乡村和社区,开展2025年度“慈善蕉城 爱心助学”入户调查公益行动。一个多月来,志愿者们不畏烈日风雨,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为困难学子铺就一条通往大学的“爱心之路”。

图为入户调查现场
本次调查采取“谈、察、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核实申请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志愿者与学生及家长深入交流,实地查看居住环境和家庭设施,并向村(居)委会和邻里侧面了解经济来源、突发困难等信息。针对因病致贫、因残致困等特殊家庭,重点了解医疗支出、债务负担以及学生高考成绩、录取院校等关键信息,认真填写调查表并提出资助建议,确保善款精准用于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在城南镇某村,一名学生的父亲因肝癌治疗负债沉重,奶奶手腕骨折需长期服药,全家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计。为减轻家庭负担,该生高考后每日兼职送外卖积攒学费。志愿者深受感动,不仅自发捐赠慰问金,还暖心鼓励她:“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读书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并承诺会将情况如实上报,全力协助她完成学业。受助学生含泪表示:“叔叔阿姨的关怀让我更有勇气面对未来,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负期望。”
调查过程中,志愿者们克服了诸多困难:有人因山路湿滑扭伤脚踝,仍坚持完成走访;有人为抵达海拔600米的偏远村落,清晨5点便出发,徒步2小时翻山越岭;还有人顶着38℃的高温连续工作,汗水浸透衣衫也不停歇。他们表示:“多走一步、多问一句,资助就更精准一分,学子们离大学梦就更近一步。”
截至8月16日,志愿者团队共走访530余户学生家庭,涵盖140名准大学生和390多名中小学生,覆盖全区16个乡镇(街道)。蕉城区慈善总会将依据核查结果,于8月下旬陆续发放助学金。
“志愿者们用一个多月的辛勤付出,点亮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这正是‘慈善蕉城’精神的生动写照。我们不仅要‘雪中送炭’,更要做到‘精准送炭’。”蕉城区慈善总会会长王明水表示,慈善总会将持续跟踪受助学生的成长历程,让“爱心助学”成为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支点。(文/林志容 林泉华,图/宁德市蕉城区慈善总会)
(本文章属原创作品,如需引用、转载授权,请联系csgyz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