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慈善热点

“富而三有”的力量

2023-06-19 915


“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为广大民营企业家确立了行为规范,提供了基本遵循。作为社会财富重要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中国民营企业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业已成为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慈善公益的主力军之一。

日前发布的《2022民企慈善公益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最近5年,许多民营企业在慈善公益领域的投入水涨船高,成效显著。腾讯公益基金会慈善支出达53.6亿元,国强公益基金会(杨惠妍家族)支出38.9亿元,河仁慈善基金会(曹德旺家族)支出25.7亿元,位居民企基金会实际慈善开支前三名。在善款投向上,社会困难群众、辅助攻坚基础科研、大学教育基金会及企业所在地社区成为民营企业捐赠热衷的选择。


《报告》显示,近年来,民营企业家等高净值人群更加热衷慈善公益事业。这一现象不仅是社会责任感使然,也是其家族传承所需。

作为渐渐崛起的慈善参与工具,慈善信托的表现尤为明显。《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累计慈善信托备案达到1184单,财产规模达51.6亿元。2022年备案数量达到392单,创历年新高。


《报告》显示,民营企业推动慈善公益事业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其在搭建互联网公益平台推动数以10亿计的民众参与到“人人公益”的社会浪潮中,有力推动了慈善文化的下沉与普及。

以善意传播善情,以善心成就善举,以一善带动众善,这正是慈善原本具有并不断生成的力量。


富而有责:争做社会责任标杆

企业家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慈善家是参与慈善活动的重要主体。两者合一,就是中国当代民营企业家的光彩写照。

评价一个企业、一位企业家的价值,不仅仅要看其创造了多少财富,更要看对社会民生作出了多少贡献。

在中国经济总量“坐二望一”的历史进程中,民营经济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万企兴万村”行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成为广大民营企业家凸显社会责任、推进共同富裕的集中体现。据统计,共有12.7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带动和惠及1803.85万建档立卡人口。3年疫情防控期间,不少民营企业家积极捐赠物资、助力稳定就业。共有80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河南、山西等地抗洪抢险救灾,累计捐款捐物价值达47亿元……当前,广大民营企业家更是奋发有为、主动作为,在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生就业,牵动亿万家庭。因此,稳岗稳就业成为民营企业服务社会的重要着力点。据统计,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达93.3%,在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方面贡献卓著。不仅如此,广大民营企业还不断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校等方面的沟通合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添加新的动力。在企业内部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结成全体员工的利益共同体,让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员工,助力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同时也能显著增加企业社会资本。有担当的企业更易得到政府、投资方及消费者的赞誉和支持,既能造福社会大众,也是给予自身发展的一种长远投资,必将在未来结出丰硕成果。



富而有义:财富者们的价值选择

中华文化从来便有“以义为先、义利兼济”的行为理念。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使“义利之辨”更为真切地摆在广大民营企业家面前。

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家,目前与将来最大的“义”就是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共同富裕、践行第三次分配、物质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诸多理念也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正是在新时代的使命召唤下,民营企业家们开始更多思考财富的意义和归属,使得投身慈善公益成为这些高净值人群的一大风尚。

相比在中国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的“创一代”,“财富二代”“三代”们无论是从视野广度、行为方式还是价值取舍,与其父辈之间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他们对于财富的认识以及如何投入慈善公益,也通常具有自己的理解和行事原则。2022年,安踏家族第三代长孙丁思榕成婚之日,年轻夫妻宣布捐出1亿元投入慈善公益,成为新一代财富人物价值选择的一个缩影。

调查显示,社会高净值人群的捐赠行为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持续性,并更多以设立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专项基金等结构明确、捐赠行为可追溯的捐赠工具为主。人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家族传承的重点不仅是财富,还有家族所建立与形成的价值观。财富家族通过慈善公益行为建立的品牌和声誉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可以确定的是,慈善公益事业正在日益成为财富家族的文化支柱。

就目前而言,民营企业较为常见的慈善方式是对特定事件进行定向捐赠;是以母校为对象,建立教育基金会等;是在特定省份城市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或在官方背景的公募基金会中设立慈善公益专项基金;是建立慈善信托,运用更为多元化的财产捐赠形式,获取更为贴合心愿的项目以及制定出流程更为可控、更为严谨的慈善支出方案。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企业家群体投身慈善公益的眼界也在不断拓宽,已从过去较为单纯的慈善救济行为向着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密切关注教育、科研和文化等方向转变升级,让慈善公益不仅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更能缔造未来的美好。



富而有爱:以质朴之心诠释慈善真谛

富不忘桑梓,贵返哺故乡,是众多从农村乡镇走出的成功企业家们的第一选择。以三秦大地如火如荼展开的“慈善幸福家园工程”为例,截至目前,陕西省已注册创建村、社区“慈善幸福家园”4610个;线上线下筹募村社慈善互助金6.1亿元;创办“幸福家园”爱心餐厅、老年大学、儿童之家、村民活动文化娱乐中心等4500多所,直接关爱孤独老人、留守儿童30余万名。在所募集的6.1亿元村社互助金中,有80%出自热爱家乡的经济成功人士的爱心捐赠。

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关镇南坡村“慈善幸福家园”注册创建后,从该村走出的民营企业家陕西鸿瑞投资集团董事长王世春第一时间捐赠善款近2300万元,为村民进行农厕改造、建设文化娱乐广场、筹建老人幸福院,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食宿。王世春感慨道:“我是村上的娃,喝家乡的水长大,理应为乡亲们的共同富裕出一点力、尽一份责。”他把女儿带到王家祠堂,谆谆叮咛供养村上老人的善事要持续下去,作为家风传承子孙后代。

西安市长安区鸣犊镇留公村民营企业为“慈善幸福家园”投入6000万元,为126位65岁以上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免费食宿。

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城大疙堵村民营企业家赵栓明、赵发明兄弟二人投资650万元,利用空闲校舍建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老人幸福院,免费集中供养村里70岁以上老人。幸福院里设有文化娱乐室、图书室、医疗室、监控室,入住老人一人一房,生活用品配备齐全,老人们于此幸福地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此言不仅道出了慈善的真谛,也道出了社会治理的真谛。人当有爱心,其后才有善行,直至产生仁绩,成为令人敬仰与追随之人。(李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