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时政要闻慈善视点

中国慈善史研究需要交流互鉴的长远目光

2023-10-19 5392


古语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中国慈善史研究亦是如此,闭门造车容易走向自娱自乐的学术死胡同,交流互鉴方能打开通往远方的学术新世界。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慈善史研究虽然早已走出学术研究的荒漠期,应时顺势发展成为一个持续性的学术热点议题,进而在史料整理、研究内容、理论构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总体而言,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交流互鉴的不足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毕竟,对于历史长河之中的中国慈善史事,不同区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往往有着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叙说与评论,极易出现各说各话的中国慈善史书写方式。正因如此,我们需要一种交流互鉴的自觉,通过切磋碰撞的方式,达到取长补短并化为己用的效果,推动中国慈善史研究走向新的阶段。

如何将交流互鉴的眼光运用到今后中国慈善史研究之中,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跟进。


01

中外学界交流互鉴


即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吸收借鉴海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拓宽慈善史的研究范围与叙事方式,改进国内慈善史研究重史事而轻理论的情况。此举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慈善史话与宣传国内慈善史研究成果的重要机会,同样是海内外学界了解和推进全球范围内慈善史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方式。





02

不同学科交流互鉴


即主动对话其他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借用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哲学等学科关于慈善研究的方法、视角和内容,弥补慈善史研究面临的方法单一与理论缺位等问题。这一做法对于其他学科视野下的慈善理论研究而言,同样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毕竟历史学视野下的慈善研究具有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件和数据,这正是向来以理论阐释和模型建构著称的社会科学所急切需要的实证材料。





03

不同年龄段学者交流互鉴


支持前辈与后学围绕中国慈善史议题展开平等交流

互相吸收对方长处并客观指出彼此不足。这是打破学术研究年龄壁垒与思维壁垒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学术人才梯次更换和研究成果在扬弃中前行的必然路径,尤其对于处在信息化时代的研究者而言,这一做法有着更加迫切的现实需求。





近期在中国海洋大学召开的中国慈善史学术研讨会基本达到前述三个交流互鉴的要求。翻阅入选此次会议的论文,可知除了中国学者论文之外,还有来自日本与韩国学者提交的论文,这为我们了解日韩学界中国慈善史研究提供了诸多便利。与此同时,此次会议论文虽以传统史学文稿为主,也有作者提交了涉及宗教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或交叉学科论文,促使大家能够从不同学科视角多层面理解中国慈善史发展历程。此外,此次会议与会作者,除了学界知名学者,也有一批青年教师和博硕研究生参与其中,这为前辈与后学之间的学术交流碰撞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学术研究因交流互鉴而变得缤纷多彩,也因交流互鉴而能够取长补短,凸显出学术研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作者:周秋光 系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