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
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度)


一、前 言
1.媒体概况
由民政部主管、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慈善公益报》是在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和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全国性公益慈善专业类报刊,于2012年1月1日创刊,至今已走过13年风雨历程。
《慈善公益报》以“荟萃公益慈善信息、讲好公益慈善故事、传播公益慈善文化、促进公益慈善事业”为办报宗旨,致力于为各地民政部门、社会组织及爱心企业开展工作宣传、项目推广、通讯员队伍培养等服务,为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广大爱心人士提供客观、全面的信息,向全社会宣传公益慈善理念、弘扬公益慈善文化,已成为公益慈善行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信息平台。
近年来,《慈善公益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从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宣传公益慈善政策法规,助力全国各级慈善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救助与社会治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发挥第三次分配主体作用以及推进共同富裕等方面作出贡献,积极服务公益慈善领域广大读者。《慈善公益报》所刊登的各地公益慈善新闻稿件影响广泛,所刊发的公益慈善组织经验体会与创新理念类稿件多被各地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转载,成为公益慈善行业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2.社会责任理念
《慈善公益报》作为公益慈善行业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始终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贯穿于新闻出版的全过程,全体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使命,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慈善故事。
3.获奖情况
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获评优秀,被纳入优秀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选编,向全行业推广。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慈善公益报》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传国家大政方针与工作大局,先后组织开设了“新春走基层”“喜迎全国两会”等专栏,聚焦百姓关注的重点民生话题,弘扬主旋律,全力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

《慈善公益报》1530期2024年7月19日1版

《慈善公益报》1492期2024年3月5日1版

《慈善公益报》1493期2024年3月6日1版
积极宣传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相关内容,广泛报道专家观点,为慈善行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贡献媒体力量。

《慈善公益报》1498期2024年3月18日1版
2.舆论引导
积极报道国家年度大事,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国庆、巴黎奥运会等。

《慈善公益报》1549期2024年9月30日1版

《慈善公益报》1550期2024年10月7日1版

《慈善公益报》1536期2024年8月12日1版
3.舆论监督
《慈善公益报》围绕百姓民生关切点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深入报道主流观点,认真回应群众诉求,有效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4.对外传播
《慈善公益报》积极报道“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以及中华慈善总会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英文版出版发行、东盟与中日韩应对老龄化国际论坛举行、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举行等重大事件,《慈善公益报》及时跟进,准确报道,广泛传播,促进了国家和地区间交流、合作以及民心相通。

《慈善公益报》1508期2024年4月29日1版

《慈善公益报》1560期2024年11月11日1版

《慈善公益报》1565期2024年11月25日1版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慈善公益报社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不断拓展全媒体渠道,在纸媒与网站基础上,建立报社微信订阅号、头条号、人民号、强国号等,开通报社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此外,不断强化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平台信息安全。

慈善公益网
2.融媒体报道

慈善公益报社微信公众号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慈善公益报社以网络技术为牵引,持续强化精品生产,努力构建慈善行业传播党的声音、讲好公益慈善故事的综合媒体平台。自电子版上线以来日均发稿量逾50条,2024年全年转载稿件19512篇,累计阅读量达4132.5万余人次,评论数67236条。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政策信息服务。慈善公益报社充分融合各媒体平台,打造出慈善行业信息聚合体,已成为慈善组织和广大读者的重要政策信息源头。

《慈善公益报》1543期2024年9月4日1版
慈善信息服务。及时准确刊发民生政策信息、慈善行业信息等,持续关注与服务民生,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活冷暖与切身需求,为困难群众与慈善组织搭建沟通平台。
2.社会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慈善公益报》自诞生之日便确定了为最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服务的宗旨,成为宣传社会文明进步的“行业扬声器”。报社全体人员严格遵循办报宗旨,恪守“改变作风、面向基层、服务民众”的要求,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努力将报道重心伸向基层,积极采写反映基层民政及慈善组织的工作情况,使报纸成为政府、行业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慈善公益报》1562期2024年11月15日7版
公共智库服务。近年来,《慈善公益报》积极宣传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法工作。积极参加并报道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慈善联合会等机构组织的各类慈善论坛及研讨会,发表慈善理论学术研究文章60余篇。
2024年11月14日,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论坛(2024)暨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三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慈善领域的专家学者,部分社会组织负责人,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慈善会负责人,部分中华慈善总会会员单位代表及各地推荐的爱心企业家代表,媒体代表等350余人参加活动,引起行业内外热烈反响。

《慈善公益报》1564期2024年11月20日1版
2024年1月5日,由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2024中华慈善嘉年华”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慈善界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济济一堂,共襄慈善盛举,分享善果芬芳。

《慈善公益报》1480期2024年1月8日1版
3.公益活动
刊发公益广告。2024年,《慈善公益报》有56个版刊登公益广告。

《慈善公益报》1543期2024年9月4日8版

《慈善公益报》1503期2024年4月10日3版公益广告截图

《慈善公益报》1506期2024年4月22日8版公益广告截图
协助慈善募捐。2024年,慈善公益报社协助中华慈善总会进行了多场募捐活动。
2024年12月19日,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情暖万家”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族中学。

《慈善公益报》1573期2024年12月25日1版

《慈善公益报》1487期2024年1月31日1版

《慈善公益报》1547期2024年9月23日2版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作为慈善公益类行业媒体,《慈善公益报》深刻关注帮扶、救助、就业、医疗、教育、养老、护幼等民生内容,围绕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采用广大慈善工作者和读者喜欢读、易接受的报道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慈善氛围,不断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提高报纸的社会公信力,深受读者欢迎。

“新春走基层”专栏
《慈善公益报》深入反映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意见呼声;深入开展全国各地慈善公益活动宣传报道,谱写了一曲曲慈善救助的美好篇章。

《慈善公益报》1503期2024年4月10日2版
2.灾难和事故报道
《慈善公益报》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动员组织能力和信息收集整合功能的优势,认真做好慈善帮扶、灾难救助等报道,在信息公开、引导舆论、维护稳定、社会沟通等方面发挥作用,做到有态度、有温度,凸显人文关怀。

《慈善公益报》1490期2024年2月21日2版
报道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抗冻救灾新闻
3.以人为本
《慈善公益报》充分发扬人文精神,追求报道有态度有温度,持续办好“基层慈善工作者、慈善人物”专版,全年刊发人物报道400余篇,讲述感人故事,倡导良好风尚。
六、文化责任
1.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慈善公益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持续推出“幸福家园”“善济病困”“慈善情暖万家”“一张纸献爱心”等慈善项目系列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高唱慈善主旋律,深受各界人士好评。
2.传承繁荣优秀文化
《慈善公益报》紧紧围绕慈善文化建设,不断推出专题策划,全方位报道中华慈善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在“中华慈善日”“99公益日”等重大慈善文化活动期间,分别以专题报道的形式传播慈善文化,让更多读者关注慈善、走近慈善、爱上慈善。同时,推出慈善理论文章与专题讲话,充分发挥公益慈善领域专业媒体的作用。

《慈善公益报》1542期2024年9月2日1版
推出理论文章

《慈善公益报》1515期2024年5月27日1版
推出专题讲话

《慈善公益报》1539期2024年8月21日3版
推出实践体会文章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慈善公益报》聚焦慈善科技创新进步,全面报道网络慈善、“慈善+科技”“筹募+科技”等主题,助力科技与慈善的深度融合,全方位报道以科技助推慈善事业的新闻事件与实践成果。
七、安全责任
《慈善公益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确保新闻出版安全。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强化网络阵地管理,把互联网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慈善公益报〉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慈善公益报〉网络媒体导向管理办法》,对新媒体运维作出进一步规范。通过出台一系列制度并严格落实,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2024年,《慈善公益报》及网络运行安全有序,未出现导向错误。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慈善公益报社采编人员能够严格遵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优良传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新闻真实性,杜绝有偿新闻行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全年没有出现违反新闻职业道德问题。
2.维护社会公德
《慈善公益报》持续推出“慈善榜样”专版,推广报道全国各地慈善领域的典型事迹,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宣传营造社会慈善氛围。报社采编一线人员严格遵守采编行为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序良俗,社会反响良好。
3.接受社会监督
慈善公益报社实行明示服务及管理机制,公示报社人员信息、业务范围及电话、邮箱,接受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和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慈善公益报社全年没有发生采编人员受到侵害事故。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2024年,慈善公益报社实施绩效薪酬优化调整,规范统一薪酬管理体系,通过绩效薪酬优化调整,解决了困扰报社发展的问题,有效保障了从业者的薪酬福利。
3.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2024年,慈善公益报社深入开展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讨论,积极参加中国记协和中国行业报协组织的学习和培训。全年组织全体培训6次,开展全员新闻业务培训14次。
十、合法经营责任
慈善公益报社严格遵守法律,遵守国家发布的有关法规文件,不断拓展经营发展渠道、寻求合作共赢空间。2024年,慈善公益报社广告同比增长7.8%。发行收入创历史最好水平。慈善公益报社经营工作中,未出现违法违规现象。
十一、后 记
1.不足之处
(1)受人力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在深入基层开展采访工作方面存在不足。
(2)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力度还不够大,步伐还不够快。
(3)在以新媒体运营带动经营模式的转换方面还需加大力度。
(4)专业性方面,对慈善信托、新修改慈善法等内容还需加强专业力量及理论研究。
(5)针对社会关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需要提高专题报道水平,在深度报道方面能力不足。
2.改进方法
2025年,慈善公益报社全体人员将自觉把报社发展融入改革发展大局,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能力。将进一步坚持独家性、原创性原则,继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坚持以强化制度执行力为重点,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提升办报水平,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爱心企业、人士、读者及广大慈善组织、慈善工作者服务,为推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强大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