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蔡成刚:李洪海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王跃奎中国画作品展
(二)山水篇

图:王跃奎先生
溪山无尽——王跃奎中国画作品展于7月26日下午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开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刘洪馆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草堂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建设,为艺术家提供创作和展示的高端平台,也衷心希望各界艺术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草堂的各项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艺术交流与融合,共同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先生也代表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送来贺信,祝贺王跃奎先生在中国画创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在贺信中对王跃奎先生在今后艺术道路上的继续探索表示了期待。
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代表王跃奎的泸州家乡表示祝贺。

四川省文联书记邹瑾在致辞中表示:王跃奎是从四川走出去的优秀画家,他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积极进行创新探索,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表现了新时代的新山河与新气象,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嘉宾致辞后,王跃奎先生向杜甫草堂捐赠了画作。最后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四川省总工会主席李登菊女士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在草堂书院会议室举办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林木先生主持。
本次展览共展出王跃奎近期的写生与创作作品共160余幅。作品的内在情感、表现内核是对于传统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继承,风格鲜明、语言新颖,给古老的中国画艺术以新的生命,为中国画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位踏遍千山万水的画家,流露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深深感染了到场的每一位观众。

常常有不会画画的朋友对我说:“我喜欢有色彩的画。”这暗合了我的追求。中国画不应该只是黑白的世界,也应该是色彩斑斓的世界。色彩对于我有巨大的吸引力,于是我念念不忘,却又不知所措。终于有一天,那是2014年秋在江南写生,我与美好的色彩表达相遇了。

故乡、天地、亲情、生命是我艺术创作表达的主题,是我山水画作品的意境追求。艺术语言和特定的情感与思想之间有紧密的对应性,一方面由于艺术语言本身的情感性和思想性,另一方面由于艺术语言一旦和某种情感与思想捆绑后由信号转变为符号后就带有固定的意义指向。所以,我在艺术语言上力求避免旧程式,开拓新方法,以期艺术语言和我的情感与思想保持紧密的对应关系。
因此,我在造型观念上大量使用块面造型,一改传统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在材料上大量使用色彩,一改传统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物质载体;在笔墨肌理上,保留了水墨的笔触美与层次美,引入了色彩的肌理美、色阶美与色调美。同时还要避免色彩融入中国画的媚俗品味,保持中国画的高雅格调和中国味道,传承中国画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的审美内核。在笔墨审美中融入色彩内涵,以线写意,以色写境,在点线的统领之下,在色调的变化推移之中,表达丰富细腻的自然万物和意境情思。

我把这种有谱调的色彩造型方法称为谱色写意。这是一种新的中国画绘画语言,在中国画写意笔墨的基础上,融入色彩体系,既要传承笔墨的生动性,又要发展色彩的笔触美,解决笔墨的写意性与色彩的丰富性之间的矛盾,解决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与色彩体系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山水画写意领域中开拓色彩表现的丰富性。唯如此,绘画才成为我表达情感、思想与意境、表达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语言,由视觉表现的欲望升华为思想表达的欲望。
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审视艺术语言的开拓空间,这似乎还是一条没有人开拓的路,还有广阔的前景期待我们相遇。开拓中国画新的表现领域,赓续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历史使命。
——王跃奎

名家评说
《云林太极》系列,创造了崭新的图式语言与意境格局,以巴蜀大地雄伟壮阔的胜景丽天为母题,或红土翠竹,或花密蕉荫,或飞瀑流泉,或高天峻岭,黑墨亮色,构图饱满,笔墨雄强厚重,色彩饱和强烈,意境阔大深邃,风格鲜明独特,以此弘扬豁达豪迈、深厚雄强的民族性格和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文化气质。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

《溪山无尽》系列作品,以家乡长江两岸的美丽河山为母题,或溪深云远,或碧水空流,或江山秀丽,或雨过江喧,这类作品以传统线墨为主,以心写境,逸笔草草,随意点厾,似宾虹遗墨,景物粲然,意象蕴藉,表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以此弘扬静思冥想、以心写意的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卢禹舜

跃奎的画令我眼前一亮,山水画居然还可以这么画!在传统山水之外别开生面,我非常喜欢!他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突破传统的藩篱,实在不易!这批作品个性化语言很足,画得很有文心,很有意境和感染力,带有文学性,能看出画家浓烈的情感和审美取向,反映出画家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温厚的人间情感。他塑造的家乡令我神往,诗书画融为一体,深具文脉文心,令人感动。我很欣赏他对颜色的处理,他的那种色墨叠加的方法,既有中国画的笔墨方式,又有新的色彩体系,他兼收并取并没有忘记中国文化的韵味,没有忘记中国画的笔墨,我认为他是另辟了一条蹊径。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原院长陈平

展览时间:
2023年7月26日——8月13日
展览地点:
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美术馆
成都中国书法馆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
支持单位: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协办单位: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
四川省诗书画院
四川省文化馆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成都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
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执行单位:
成都中国书法馆
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美术馆

开幕式









研讨会















嘉宾名单
李登菊:四川省委原常委、省总工会原主席
官景辉:中宣部原秘书长、政研会副会长
王七章: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
邹 瑾: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王 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董智勇:成都市委原常委、成都警备军区司令员
刘 逢:特约艺术家
廖成珍: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原主任、一级巡视员
徐 利: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唐 敏:泸州市政协副主席
杨晓阳:成都市文联书记
王 进:成都市文化局原局长、党组书记
吴洪亮:北京画院院长
陈从和: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产委员会副会长
王 亮:成都市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
刘 洪: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
姚叶红: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美协主席
洪厚甜: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
林 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
郭子良:中国国家画院花鸟所研究员
陶 宏: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发展中心主任
吕骑铧:四川省文化馆馆长
魏学峰: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博物院原副院长
王发荣:重庆画院院长、重庆市美术馆馆长
刘 朴:文化部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贾荣志: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山东省政协委员
阿 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
刘传军: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薛 磊: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党组书记
张跃进:四川省美协副主席
晏 凌: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志才: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市美协副主席
邝明惠: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李青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画院原院长
何红英:成都画院原党委书记
王民平:成都画院原院长
李志权:成都画院书记、副院长
程 峰: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
韩安荣: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罗 凯: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彭永馨: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李永春: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刘康扬: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唐剑辉: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齐英:成都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
唐学深:成都文联秘书长
李长广:成都市龙泉驿区教体局副局长
管苠棡:成都诗书画院副院长
王兴国:四川师范大学美术与书法学院副院长
冷柏青: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
李 晖:成都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
王吉祥:成都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刘光灿:四川省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成都市美协原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徐 勇:成都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
叶瑞伟:教授(二级)原内江师院美木系及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
冉雷波:泸州市政协副秘书长
常戒法师:成都文殊院监院
亦乐法师:成都文殊院副监院

研讨会名单
林木,官景辉,魏学峰,刘洪,贾荣志,陶宏,郭子良,王发荣,管苠棡,霍晓,罗凯,韩安荣,张跃进,周东。

艺术家:王跃奎,1972年生于四川泸州,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为: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副所长、研究员,
青年艺术中心主任,
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首都师范大学研硕士究生导师,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咨询专家,
全国中国画展评委,
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库专家。
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中入选和获奖,曾获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登
总第(495)期
王跃奎中国画作品展
(二)山水篇
供稿:《今日美術家》
策划:《長明藝術工場》
主持:蔡成剛,出生于山东淄博,现居北京,祖籍河北衡水。
现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博藏(北京)博物馆专家。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食品安全发展联盟顾问、中酒协《中外酒业杂志》顾问、北京华利传媒顾问。
曾任今日信息报社副社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主持、评论、策划、曾连续十一年采访全国两会。
责编:欧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