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选登:沈鹏先生题,蔡成刚:李洪海先生题,今日美术家:徐里先生题,長明艺术工場:冯远先生题
著名書畫家廖廷建作品赏析
(二)书法篇

图:廖廷建先生
守正和傳承
廖廷建的书艺之路
成剛/军领
我与廖廷建先生相识多年,接触久了,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不仅是一个书法工作者,更是一个泓扬国学文化的傳播者、践行者和组织者。在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信仰,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京华胜地,文人辈出。在展示中国文化新气象,铸造文化新辉煌的当下,书法艺术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但文化缺失浮躁之风和逐名逐利现象也是不容小觑。古人讲技道兼修、德艺双馨,以学养书,坚守传统文化的纯粹和质朴。

廖廷建先生久居京城,不被世俗所影响,躬耕履职,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学问,虽然早在二十余年前即在书坛享有盛名,桃李遍天下,但多年来他从未满足于现状,依然不断的渴望和追求进步,虽近年愈花甲,仍然虔诚的请益于当代名家,广结良师益友,都是内心那种对书法的膜拜和敬畏。


老子曰: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其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观廖廷建先生的书法,以魏晋为基,力求高古,尤其是以二王行草书最为擅长,正所谓“书不宗晋徒成下品”,在追求二王的气韵和高古之外,他又取二王之经典结字并运用到榜书之中,自然天成,雄浑万千。


他曾在天津卫视、北京大学等多种场合挥写直径两米大字,酣畅淋漓。结字严谨,令观者叹为观止。

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曾说,中国传统文艺作品自古有“文野”之分,“文”就是“文秀”,内核是“秀骨”,“野”就是“粗野”,无秀骨、粗野者,皆不能成为艺术,“质粗而文细”,形式的“质粗”,也必须有内在的“文细”才能成为艺术。廖廷建不断的锤炼技法、追求书法的内在之秀,用笔墨和心灵表达书法的文气和骨秀是廖廷建先生最近的书写状态。


我曾见廖廷建先生以经典二王笔法写道川禅师“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野云飞”对联,超脱之意跃然纸上;用汉隶写“性唯敦穆勤于事,言不虚张恭以行”,高古之气咄咄逼人。

看一个人的作品能看出一个人的天赋和才情,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境。如果说笔墨技巧表达的是一个书法家基本的功力,那么在内容的选择上可能更多的是他心灵的写照和追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已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看廖廷建先生的书法在初观气象之后,更多的需要坐下来慢慢地去品味,去琢磨,去咀嚼。品味那种字里行间的悠然,琢磨笔墨生发的自然,咀嚼挥洒之外的超然。就在这悠然、自然和超然之间,廖廷建先生将书法的“神采”和“骨秀”淋漓尽致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庄子《逍遥游》中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对于书法家来讲,要想走得更远,潜心学问是不二法门。


近年来,廖廷建先生在书法创作之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北京林业大学担任国学中心主任,在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任兼职教授,将书法创作深深的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土壤之中,并召集有志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书家开展了一系列书法活动,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近来,由他组织的书法名家走基层进名校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甘为他人做嫁衣”,这是结识廖廷建的人对他的最质朴的评价,但这背后却彰显着一个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


在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位优秀的书家,不仅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博大的艺术视野,更需要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担当。对于书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永远在路上,廖廷建先生以其博大的胸襟和气度义不容辞的擎起了文化担当的大旗,我们期待他的书艺之路更加精彩。新的征程上接续努力,再创新的辉煌,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艺术家:廖廷建,1960年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曾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现为:
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
中国书画院执行院长,
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国学教育中心主任,
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
国家画院沈鹏课题班、精英班成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
北京书协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作品多次入选中青展、全国展,2002年荣获全国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2007年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突出贡献奖。2009年12月荣获北京市文艺作品评奖(书法)创作佳作奖,2014年9月应北京市政府邀请,为APEC会议中心题写匾额“华光风清”。


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故宫博物院,钓鱼台国宾馆等单位收藏,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政要。

著有《雅墨精研》丛书、《六朝碑版风格与技法》《书法鉴赏与临帖》《汉魏十三品艺术构成与生存境况》。中国教育电视台录制廖廷建书法养生、文化养生、国学养生系列专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享乐时光栏目嘉宾。

图:廖廷建先生
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登
总第(508)期
著名書畫家廖廷建作品赏析
(二)书法篇
供稿:《今日美術家》
策划:《長明藝術工場》
主持:蔡成剛,出生于山东淄博,现居北京,祖籍河北衡水。
现为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博藏(北京)博物馆专家。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食品安全发展联盟顾问、中酒协《中外酒业杂志》顾问、北京华利传媒顾问。
曾任今日信息报社副社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主持、评论、策划、曾连续十一年采访全国两会。
责编:欧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