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畫探索
(花鸟篇)

图:刘克宁先生
扇面荷间意
传统水墨的当代解构与重构
文/杨勇
每年假期是我最自由的区间,可以抛开教学,专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记得很多年前刘克宁先生想让我帮他写个评论。当时一是感觉才学粗浅,二是感觉还没有真正了解刘克宁先生,所以一直不敢妄评。但最近我闲暇之际偶然也提笔画荷,冥冥之中有一种共通的理解。


刘先生的作品我一直关注,每每看到都会收藏其中。最近翻到这幅作品,让我激动不已,坐在画面前久久不愿离开视线。触发无尽的感想。原来艺术那么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刘先生的这幅扇面荷花图,是先生作品中的精品。作品是对传统水墨基因与当代艺术思维碰撞出的精彩对话,于构图、色彩、精神内核的突破中,彰显独特艺术价值,成为探讨传统水墨当代转型的典型视觉文本。


传统文人画构图多讲 “留白为气”“虚实相生”,常以简淡布局营造悠远意境。此作却以 “满” 为势,大胆借鉴西方满构图思维,将扇面空间填而不满。荷花、荷叶、青蛙、游鱼看似铺满画面,实则暗循现代构成主义逻辑——以荷花为点,荷叶为面,青蛙、游鱼的动态线穿插其间,构建起多维空间秩序。

扇面弧度本是天然限制,画家却化 “限” 为 “势”,让元素随扇形自然延展,如生命在既定天地里蓬勃生长,既突破传统文人画 “逸笔草草” 的闲适构图范式,又以东方扇形为底,消解西方满构图的沉重感,完成跨文化构图语言的融合再造。


在色彩运用上,作品挣脱传统文人画 “水墨为上” 的枷锁,汲取民间色彩的鲜活与热烈。粉荷的明艳、绿荷的浓郁、紫叶的神秘,并非文人画式的含蓄晕染,而是像民间年画般直接、饱满,却又通过色调调和达成平衡 —— 粉色与紫色的冷暖对冲,被绿色系荷叶中和,浓墨块的介入又锚定视觉重心,让色彩在冲突中寻得和谐。

这种色彩逻辑,是对民间艺术 “以艳为美” 的致敬,更是当代视角下的再创造:用民间色彩的情感张力,替代文人画的含蓄抒情,让荷花不再是孤高的文人符号,而是带着烟火气的生命狂欢,实现色彩从 “雅俗分野” 到 “雅俗共赏” 的当代转型。


从精神内核看,这幅作品是对传统荷花题材的彻底解构。文人画里的荷花,多象征 “出淤泥而不染” 的人格隐喻,是超脱世俗的精神符号。此作却让荷花回归 “生命场域”—— 青蛙的跃动、游鱼的穿梭,打破荷花的静态孤美,使其成为生态共同体的一部分。

画家摒弃文人画的 “孤芳自赏”,用现代构成的理性框架,包裹民间色彩的情感温度,让传统水墨从 “抒情小品” 进化为 “生命叙事”。这不仅是技法的革新,更是艺术观念的觉醒:在当代语境下,传统题材不必困于历史符号,可通过构图、色彩的当代转译,成为映照现实生命状态的载体,让古老水墨在现代性重构中,获得讲述新故事、唤起新共鸣的能力。


这幅扇面,以西方满构图拓宽空间维度,借民间色彩激活情感基因,用现代构成重塑秩序,最终让传统荷花题材挣脱文人画的桎梏,成为当代艺术语境下,探讨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雅与俗” 的视觉文本。

它证明:水墨的生命力,不在于复刻传统,而在于以当代眼光拆解、重组传统元素,让古老艺术基因在新的创作逻辑里,生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表情。
2025.7月
作者:杨勇,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艺术家:刘克宁,笔名阿宁、大宁。江苏徐州人,当代著名画家。
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工笔重彩会会员,
中央国家机关紫光阁画院一级画家,
北京中国画创作中心主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委员会艺术顾问,
扬州八怪书画院名誉院长。

刘克宁的艺术以国画人物为主,兼工山水、花鸟、书法和诗文。幼年时期受父亲传统文化教育和诗、书、画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底蕴。青少年时期既有作品发表于报刊。从事国画创作以来,转汝多师、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2005年获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优秀人民艺术家”奖。其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展,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文化部大展的“金、银、铜”奖。曾主持创作了北京历时文化工程、大型中国画巨幅长卷212米《古运回望图》及48米《潞河盛漕图》;同时主创了188米《京门九衢图》。

其长卷曾为运河申遗作出贡献,2022年刘克宁获联合国世界非遗基金会国和欧盟集邮协会颁发国际和平艺术家奖。2022年6月由日中友好协会和日本文化旅游厅及日本外务厅举办的刘克宁问墨苏东坡专题中国画作品展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

图:刘克宁先生在创作中
書畫探索
(花鸟篇)
第2526期
(总第0578期)
供稿:《今日美術家》
策划:《長明藝術工場》
主持:蔡成剛
出生山东淄博,籍贯河北衡水,定居北京。
文学作品刊载于《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服装时报》《今日信息报》《慈善公益报》《中国书画报》及各类网站杂志。
参与策划编辑《宝塔之光》一书出版发行。主持书中百名书画名家线上展、主导书名、主笔书中文章后记。与著名书法家李洪海先生出版有《对谈书法十五讲》。策划主持(昆仑颂)李洪海、马万国全国巡展,参与编辑出版李洪海、马万国画册。
现为中博藏(北京)博物馆专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委副主席,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曾任今日信息报社副社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评论、策划,曾连续十一年采访全国两会。
责编:欧开琳
美编:王桃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