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汪为胜作品赏析
主持:蔡成刚
供稿:《今日美术家》
策划:《長明艺术工场》
汪为胜:1964年生于安徽,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教学处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艺术中心主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名家工作室导师、教授,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画坛》主编。其国画作品荣获2003年中国画一展优秀奖、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双年展、中法文化年·当代中国画作品展、“新传统·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并在北京、浙江、山东、安徽、海南等地举办画展,作品被国内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汪为胜的山水画
一陈醉
汪为胜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文人画家之一,他精于文史,通晓六法,长于美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兼能写意山水和行草书法。
他的山水画作品,大都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塑造了南方大自然的新形象。在他的笔下,山峦叠嶂、茂林幽谷、堤岸汀渚、山涧溪流,无不透露着清新、葱郁、苍润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正是山水之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来源于汪为胜“师古人、师造化”和把握自然物象的能力。他的作品因此充溢着温润、尔雅的君子风范。
倘若追溯汪为胜山水画的脉络,可以看出他是继承了宋元传统,尤其是元代以降文人山水画的传统。这里面有王蒙圆厚的绵密、石涛曲折的笔线、龚贤的积点积墨。而近代画家黄宾虹的朴茂华滋、李可染的博大沉雄、傅抱石的破笔散锋皴擦,如纸上浇铸的风骨,都无痕地融入他的绘画之中。但他的作品又不同于文人画,因为他更注重对自然山川的写生。我常常鼓励当代画家到自然生活中去写生,如果一个画家不去写生,严格意义上说,他的绘画还不能称之为作品,因为只有注重对现实自然山川的写生,才能将传统那种孤峭、寒荒、冷逸的特性,变为新鲜、直观、亲切、生动的体验,才能上升到“形而上”,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汪为胜是运用文人山水画的传统笔墨语言,来画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所要求的作品。
汪为胜的山水画在意境营造上着力较多,画面求满、求厚、求丰富性,并通过笔墨的反复皴擦与点染,力求让作品有着深幽、深邃的艺术特质,但总体上却呈现出秀润之感。这是汪为胜水墨语言表现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增加了作品的形式感和精神性,也提高了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汪为胜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上学和工作,我觉得,他是十分勤奋,并且善于学习与思考的,从美术理论到策划展览,从画画到现在教学和创作,每一步,他都走得比较稳健与扎实,这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本文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