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畫探索
(書法篇)

图:柳清芬女士
主持人语
文/蔡成刚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名人倍出,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形式,学习承传是每一个书法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文化兴、国运强。
在中国书坛享有美誉的著名书法家柳清芬女士,自幼酷爱书法。
她注重临帖,遍临二王、怀素、颜真卿、多宝等帖。真、草、隶、篆都有涉猎,数十年来的笔耕不辍、砚田耕耘、她注重博学广取,其行书草书、狂草尤为擅长出色。
我们注意到:她的草书线条粗细变化明显,浓淡枯湿、行笔迅健、用笔有力、跌宕有致、变化万千。有颜筋柳骨、鸳飘风泊之气势、且不乏隽永洒脱。
她不仅书法写的好,而且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不论是家乡还是社会公益活动、扶贫济困、助残助学她都积极参予亲力亲为。
我们期待柳清芬女士赓续文脉、接续努力、在承传书法艺术道路上,任情恣肆、泼墨挥洒、直挂云帆济沧海、书法艺术越发清芬!

别董大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宿西林寺
〔唐代〕白居易
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
心知不及柴桑令,一宿西林便却回。

室雅兰香

诗三百三首一九七
〔唐代〕寒山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
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
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唐代〕杜甫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冰心雪色

锦缠头
〔宋〕贺铸
旧说山阴禊事修。
漫书茧纸叙清游。
吴门千载更风流。
绕郭烟花连茂苑,满船丝竹载凉州。
一标争胜锦缠头。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偈二首 其一
〔宋〕安分庵主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裂破,一声江上侍郎来。

唤春愁
〔宋〕贺铸
天与多情不自由。
占风流。
云闲草远絮悠悠。
唤春愁。
试作小妆窥镜,淡蛾羞。
夕阳独倚水边楼。
认归舟。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寄南山景禅师
〔唐代〕栖白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诫子书
〔魏晋〕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七子之歌·台湾
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如梦令
〔宋代〕贺铸
日日春风楼上。
不见石城双桨。
鸳枕梦回时,烛泪屏山相向。
流荡。
流荡。
门外白苹溪涨。

忆秦娥·晓朦胧
〔宋代〕贺铸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
啼匆匆。
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
桃花红。
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九七)
〔唐代〕寒山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
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
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减字木兰花(琴)
〔宋代〕苏轼
神闲意定。
万籁收声天地静。
玉指冰弦。
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
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
一夜余音在耳边。
艺术家:柳清芬。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北京书法家草书委员会委员,
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书画院副院长,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
北京市门头沟书协顾问,
山东省诸城市政协书画院艺术顾问。
柳清芬书法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新人展”,第二届“‘临川之笔’全国书法作品大赛”,第四届“中国中青年优秀书法邀请展”,北京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书法篆刻精品展等。入选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其书画作品及诗词楹联分别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全国政协礼堂、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首都体育馆等等展览,并在韩国、日本等国家展出。
柳清芬书法作品曾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荣誉奖,首届中国女性书画摄影大赛金奖,首届孔子艺术奖的提名奖等。在中华诗词学会2006年度新会员入作品荣获一等奖等等。柳清芬书法作品曾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学成果荣誉奖,首届中国女性书画摄影大赛金奖,首届孔子艺术奖的提名奖等。

图:柳清芬女士在创作
書畫探索
(書法篇)
第2531期
(总第0583期)
供稿:《今日美術家》
策划:《長明藝術工場》
主持:蔡成剛
出生山东淄博,籍贯河北衡水,定居北京。
文学作品刊载于《解放军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服装时报》《今日信息报》《慈善公益报》《中国书画报》及各类网站杂志。
参与策划编辑《宝塔之光》一书出版发行。主持书中百名书画名家线上展、主导书名、主笔书中文章后记。与著名书法家李洪海先生出版有《对谈书法十五讲》。策划主持(昆仑颂)李洪海、马万国全国巡展,参与编辑出版李洪海、马万国画册。
现为中博藏(北京)博物馆专家,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书画委副主席,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曾任今日信息报社副社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评论、策划,曾连续十一年采访全国两会。
责编:欧开琳
美编:王桃京